“新汉学计划”博士生项目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设立,支持外国学生来华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修,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、通晓国际学术规则,能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研究的青年汉学家,包括来华攻读博士学位项目和中外合作培养博士项目,欢迎符合条件的青年学者报名。
中外合作培养博士项目(高级进修生项目)支持优秀外国大学注册博士生在读期间来华学习、开展联合研究、撰写博士论文等。一般为1学期至2学年。
高级进修生不选修课程,如需旁听课程,需征得导师和院系的同意。
一、申请资格
有志于从事与中国相关的人文社科领域研究,学术基础扎实,有较为明确的研究课题或目标,能用中文开展研究,具体如下:
1.持外国有效护照的非中国籍公民,正式注册的外国正规大学在读博士生,年龄在50周岁以下,身体健康,遵守中国政府的法律、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。
2.语言水平达到汉语水平考试(HSK)三级及以上,同等条件下汉语水平优异者优先。
二、申请办法
第一步:网上申请
1.登录北京大学国际学生在线服务系统www.studyatpku.com进行网上报名
招生代码:CSP-SV
网上申请路径:报名申请-非学位生-新汉学计划高级进修生项目
报名成功后下载、打印《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入学申请表(高级进修生)》,并贴照片、签名
2.登录新汉学计划网站http://www.chinese.cn/page/#/pcpage/csp提交网上申请,报名成功后打印《新汉学计划中外合作培养博士项目申请表》
第二步:提交纸质材料
1.《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入学申请表》(原件)
2.《新汉学计划中外合作培养博士项目申请表》(复印件)
3.在读博士生证明(须为中文或英文的原件或翻译公证件)
4.博士期间成绩单(须为中文或英文的原件或翻译公证件)
5.两封所申请专业领域的教授或副教授(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)的推荐信原件,语言为中文或英文。模板下载网址:https://www.isd.pku.edu.cn/down/shen/ru/detail/4273.html。推荐信提交方式如下(二选一):
(1)纸质版推荐信(须为中文或英文的原件);
(2)电子版推荐信:推荐人通过本人邮箱将推荐信直接发送至ischolarship@pku.edu.cn
6.汉语水平考试(HSK)成绩单(复印件)
7.硕士论文摘要及其他研究成果
8.博士论文摘要(如有)
9.个人陈述与在华期间研究计划(不低于1000字),以中文或英文撰写。
10.护照复印件,护照必须是在有效期内的普通护照。
注意:
(1)两个网站中所申请的导师须一致。
(2)如申请者已与目标导师联系并获得答复,请务必在申请材料中随附相关电子邮件或信件。
(3)申请材料,概不退还。
三、材料邮寄/提交地址
邮寄接收单位: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
邮寄地址:中国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新太阳学生中心328室
邮编:100871
电话:+86-10-62751230
注:北京大学保留要求学生补充材料的权利。
四、时间安排
1.申请截止日期:2025年2月28日
2.录取结果将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通知。
3.入学时间一般为9月或2月,具体以录取通知书为准
五、签证、医疗保险和住宿
被录取的学生须持录取通知书和相关电子证照(JW202/DQ)到中国使馆申请来华学习签证。学习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学生,应持《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确认表》(202表)申请X1签证,在抵达中国后30天内需要到留学生办公室将X1签证转为学习类居留许可。学习时间不超过半年的学生,应持《短期来华留学生信息表》(DQ表)申请X2签证。
中国教育部规定,来华留学生必须购买中国境内的医疗保险。学生可于报到注册日当天,在报到处购买来华人员综合医疗保险保障。对于没有购买所要求的医疗保险者,学校将不予办理注册手续。
校外住宿的留学生,须在租住房屋24小时之内到当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登记手续。
六、联系方式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
邮编:100871
电话:+86-10-62751230
邮箱:study@pku.edu.cn
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